2006年3月31日 星期五

從中醫的角度認識禽流感



現代人認為的各型流感、SARS、禽流感、鼠疫、霍亂、登革熱、伊波拉病毒……傳染病,我們很難與古代傳統醫學的病名找到確切的對應關係。因為古時候沒有近代精密的科學儀器,可以分析出確切的病毒種類,而給予像H5N1H5N2……這麼明確的命名。

古時候的人認為人之所以會生病,有三個原因:
  外因病──外感風、寒、暑、濕、燥、火六淫。
  內因病──內傷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
  不內外因──不是外感與內傷所造成的生病,都屬於不內外因。譬如:飲食不當傷及脾胃;工作過度勞累或房事不節制的「房勞」;跌倒打撲等外傷;溺水、蟲咬等


按照古代對疾病的分類,SARS、禽流感、登革熱……目前對全球人類構成嚴重威脅的傳染病被歸類為「外感病」。是因為人體感受到「四時不正之氣」而發生的「瘟疫」。

早年的鄉下,每到過年時節,總有生意人會印製一張紅色「春牛圖」贈送給各家各戶,貼在牆上,上面有很多黃曆的資料。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上面一定會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個大字。這裏所謂「四時不正之氣」,其實就是「風不調、雨不順」的意思。中醫稱它「非其時而有其氣」,用現在的話說:不是那個季節卻有那個季節的天氣,如:春天卻有冬天的寒流;夏天卻「秋高氣爽」;冬天卻「豔陽高照」;秋天反而「溼熱悶蒸」……上天失序了,人體無法適應就集體生病了,就是流行病發生的原因。

無論在中國或在外國都發生過很嚴重的流行病,據中央研究院的文獻:「明代北京見諸於記載的大瘟疫,前後計有15次,除前兩次外,均發生於1540年以後,主要係出現在嘉靖、萬曆年間及崇禎末年,其中最為嚴重的是崇禎十六年(1643)的大瘟疫。……因為病菌到處肆虐,導致北京在這一年,據說有20萬以上的人口死亡,從而造成次年三月李自成包圍北京時防守人力的不足。崇禎十六年北京的大瘟疫,間接造成了北京的淪陷與帝國的滅亡。」

一個明朝就發生了15次瘟疫,最嚴重時,整個醫療體系難以招架,最終導致亡國。現在山西省太原市的著名景點凌霄雙塔──宣文雙塔就是萬曆年間建造的。相傳:「某年夏季太原發生了可怕的瘟疫,鬧得人心惶惶。人們到雙塔下的永祚寺,祈拜觀音降魔消災。觀世音菩薩駕祥雲,登塔頂,制伏城內南海子和黑龍潭內兩條惡鬥的蛟龍,平服其所引發的瘟疫。觀音菩薩施用佛法,將這兩條惡龍壓在雙塔之下。」因為這個傳說,凌霄雙塔成了外地遊客必訪的聖地,當地人精神寄託的中心。

這個流傳久遠的神話,也許真的是聞聲救苦、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顯靈,挽救眾生;也許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為了安頓恐慌的人群,編造出來的故事。

在這個科學發達的時代,各個國家的衛生機構不斷發出警訊,並教導人們如何防範禽流感的襲擊。為甚麼筆者此時談這個看似「迷信」的話題呢?因為,在大面積人類遭受重大災難時,政府官員、學者專家、醫療人員很可能同時陷入難中,自顧都不暇,根本不可能管到別人。就像崇禎十六年那場大瘟疫,整個醫療系統幾乎喪失功能,而中古世紀歐洲那個更可怕的「黑死病」──鼠疫發生時,醫療人員都逃命去了。那個時候「精神力量」就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有信仰的人從災難中走過來的機率肯定是大得多。所以,筆者將「尋求一個虔誠的信仰」當作預防禽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至於,如何運用我們老祖先留下的珍貴遺產--中醫來預防各種類型的流行疫病,包括禽流感、登革熱等呢?前文已經提到人之所以生病的原因,那就針對那個原因去防範就可以了。

一、預防外感病因--風、寒、暑、濕、燥、火
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受風寒,就要注意保暖。尤其女性,生理期前後,不要吃生冷食物,下腹部與腿部的保暖分外重要。

天氣炎熱時,也要預防中暑。剛剛洗過熱水澡,或工作走路,汗流浹背,毛孔大張時,不要驟然進入冷氣房,最好將身上的汗擦乾,在冷氣房門口,略事休息片刻,汗孔收縮後再進入。同樣,在冷氣房或座車中進入炎熱的室外空間時,也要有一個緩衝時刻。冷氣的溫度不要調得太低,室內外溫差太大,人在那裏進進出出,很容易中暑、感冒,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

室內溼度很大時,可以用除濕機來保持室內乾爽。

在臨床上常常發現,從事餐飲工作,經常在爐邊工作的人,或家庭主婦,或年輕人參加烤肉活動,體內常有積熱伏火,這樣的人,別說H5N1那麼可怕的「瘟疫」,就是一般感冒,都很不容易治癒。甚至連個小感冒,看十次八次醫生都還看不好,醫生會說,因為他的免疫系統不好。其實,就是這類體內有伏暑、積熱或積風寒的人。建議去找一個醫術高明的中醫師,協助清除調理。

燥性體質,一般皮膚比較乾燥,咳嗽不容易好。在天氣乾燥時,擦一些偏油性的潤膚乳液防止體內水分散失。多喝水及吃濡潤的水果蔬菜如蓮藕、水梨、蜂蜜等。

二、調攝內傷病因--喜、怒、憂、思、悲、恐、驚

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中醫認為七情過度時,「怒傷肝、喜傷心、憂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

七情是人對外界事物正常的情志反應,但是,倘若情志活動劇烈、過度,超越人體能夠承受的限度,並持久不得平靜,那就必然影響臟腑氣血功能,導致全身氣血紊亂。《素問》:「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七情過度對人體的氣血、臟腑會造成損害。

喜:就是碰到好事,心情愉悅。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但是過度高興反而會傷「心」。「心主神明」,心是情志思維活動的中樞。喜則意和氣暢,營衛舒調。

但是,歡喜過度,手舞足蹈,反而使心神不安,甚至語無倫次、舉止失常。中醫稱「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

怒:人遇到不平的事,或謀事未遂,而出現憤憤不平的情緒謂之怒。中醫講:怒傷肝。俗話說:「憤怒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肝氣宜條達舒暢,肝柔則血和,肝鬱則氣逆。臨床上,我們發現,經常生氣、或精神壓力沉重的人,他全身的筋總是繃緊,那麼肩背酸痛、五十肩、手麻等上背部疼痛就常隨左右了。現代醫學也認為:人處在極度精神緊張的情況下,可引起胃腸功能紊亂或形成消化性潰瘍;憤怒也會生高血壓,暴怒引起中風的例子也不少。

憂、思:指憂愁思慮。這是很多現代人沉重的心靈負擔,或為情感創傷;或為經濟負擔;或為工作壓力;或為親友的困難;或為自己的難題。憂心忡忡,愁眉苦臉,惶惶不可終日。《靈樞.本神》說: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思則氣結」過度憂思愁慮,則損傷脾臟,而「脾主四肢」,人體十二經脈之起始在四肢末端。當脾臟受傷時,四肢末端血行停頓,十二經脈的經氣流行同時受阻,造成全身性嚴重的疾病。

悲:因為精神受打擊而哀傷、痛苦的情緒。中醫認為「悲傷肺」。「肺主氣」當肺受傷時,神氣就不足,因而面色不華。如果一個人遭遇痛失至親至愛的親人;或原本相愛的男女感情破裂;或生意人事業破產,經濟從富裕頓陷困境,這類沉重的打擊時,很容易因過度悲傷,而得輕則經常咳嗽,重則甚至得「癆病」。

恐:就是懼怕。中醫認為「恐傷腎」,「恐則氣下」,西方心理學研究者曾發現,經常腰酸背痛的人內心中存有恐懼的因素,尤其是「缺錢」的人,或害怕失去親人,年輕人害怕失去情侶等。當腎臟因長期恐懼受傷時,很多腎臟虧損的症狀就就會出現。如果看醫生無法治療的腰酸背痛,不妨從自己內心去找原因,勇敢面對與排除那個恐懼因素,疾病才會痊癒。

驚:受突發事件強烈刺激,導致精神極度緊張。諸如差一點出車禍、跌倒、看到恐怖的畫面或事務、耳聽巨響等,都可發生驚嚇,尤其幼齡兒童。驚與恐不同,驚是自己不知道而驚嚇;恐是自己知道而恐懼。中醫謂「驚傷心」、「喜則氣散,驚則氣收」。以前的人,當小孩(成人亦同)受到驚嚇時,會嘴裏唸唸有詞(揪揪耳朵拍拍身,嚇到貓貓狗狗身)拉拉小耳朵,再用點力拍打小孩背部。好像把驚嚇移到貓狗身上了。其實就是把他收住的氣拍散。是一個有效的民間療法。

總之,人的情志活動若要保持相對的平靜,平時就要重視思想修養及精神調攝,客觀對待周圍事情的變化,使自己經常處在樂觀、愉快、安靜、平和之中。

一個大智慧者,教導我們:

碰上矛盾的時候,不要總是看別人的錯誤。要向內找找自己有沒有甚麼地方沒有做好?有沒有甚麼執著心?凡事考慮別人,常常反思:我們做的事,別人能不能承受得起?寬容、忍讓對待周圍的人。

如果我們躬身去實踐,就能達到身心平衡、免疫力提升、百病不侵,世紀病毒--禽流感也就不可怕了。

三、避免不內外因病因--飲食勞倦

「飲食勞倦則傷脾」(《難經‧49難》),「脾胃乃後天之本」,飲食不當,暴飲暴食會傷及脾胃氣;枵腹力作更會令宗氣下陷。很多婦科疾病,也是因為脾胃先受傷,陽氣下陷才引起的。(李東垣之觀點)。

現在人們因為事業心太重,或工作壓力過大,缺乏休息造成很多企業的高級主管,因為工作太勞累而有「過勞死」的隱憂。這樣的人,連維持自身的生命都有危機,怎能保有健全的免疫系統?在流行病的威脅中,他們可能是被病毒攻擊的高危險群中的一員。補充適度營養與促進免疫能力的健康食品,是很必要的。

上一回,SARS危機中,台灣折損兩位年輕男醫師,筆者注意到他們的共同點是:都是新婚不久。當時筆者感到錯愕,心想:是不是新婚燕爾,房勞過度,造成陰精虧損、免疫力下降造成的?如果筆者推論正確,那麼,清心寡慾、節制性生活很可能也是預防禽流感非常重要的一環。

本文原載於《大紀元時報》 (2006年03月31日)
Categories: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