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5日 星期五

群醫會談記

二、三十年前,筆者與一群習醫者討論中醫使用的處方與用藥。一位年輕人他們家好幾代人都開中藥房,據他說,他的父親治療胃痛的病人都會加上「黑大黃」,效果非常好,那是他曾祖父就傳下來的。


「大黃」這味藥連不學醫的人都認識,那是一味藥性非常嚴峻的瀉藥。吃多了或吃錯了就會拉肚子,也會「傷元氣而耗陰血」,即使是醫生,也要慎重的使用。但是,對於實熱症造成便秘的人來說,它就是對症的良藥,因為它可以「蕩滌腸胃。下燥結而除瘀熱……心腹痞滿。二便不通。」(詳《本草備要》‧大黃條)還有,在很多傷科的處方中,它扮演主角的角色,因為它治療「血閉血枯。損傷積血。……能推陳致新。」(詳《本草備要》‧大黃條)臨床上,它可以減輕傷科病人的痛苦、縮短傷科病人的復原時間。

所謂的「黑大黃」就是把大黃這味藥,放在鍋子裡慢慢炒,炒得燒焦了,大部份變成炭了,只有中心剩下一點點黃色。中藥炮製的說法是「燒存性」,就是得留下一點兒藥性的意思。

聽那位年輕的朋友說,他們家幾代以來都使用「黑大黃」來治療胃痛的病人。讓筆者想起,老師曾教過使用清朝王清任的處方「膈下逐瘀湯」(方出《醫林改錯》)來治療胃痛,效果很好,這個處方可以治療肚腹血瘀之症。筆者把這件事說出來給大家參考,所有人都認為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話題談到「祛瘀血」,另一個開中藥房的中年朋友說:「我們家都用『血餘』,用『血餘』來『去瘀血』真的超好用。」「血餘」就是人的頭髮,中醫認為:髮者血之餘,所以把人髮叫「血餘」。它的作用可以「補陰消瘀……治諸血疾……合諸藥煎膏。涼血去瘀。長肉。」(詳《本草備要》‧髮條)當然,人髮入藥,也必須經過炮製,「皂角水洗淨入罐。固煅存性用。」到中藥房去買「血餘」,也是像一塊塊的軟炭。
,
話題後來轉到「六味地黃丸」,一個執業很久的醫生說:「這個處方補肝腎,藥性很溫和,我經常使用。很多補腎的藥都有刺激情慾的作用,吃了消耗更多,不但沒補,反而劫奪腎陰,越補越糟糕。」大家聽了都會心一笑。

「有『外感病』的時候不能吃,吃了會把病補住,反而更難醫。很多在家自學中醫的人不知道這個病理,喜歡買來吃,吃出一身病來。」另一位朋友趕快補充說明。外感病就是感冒、中暑之類因為環境因素造成的疾病。

那位醫生說:「我常常建議我的病人,如果家裡有發育期的小男生,不妨買一些給他吃。剛剛轉大人,有時候自己亂搞,把腎臟搞壞了,年紀輕輕就腎陰虧虛。」

大夥兒聽了笑起來,果然是「上工治未病」。

當時大家都覺得這場討論挺有意思,也慨歎中醫環境不如西醫,每個人幾乎都獨自摸索,有人有家學淵源還有一點祖上的經驗可以承傳。而沒有那個環境只會背書的人,就算考到醫師執照也不會看病,只好把執照租給會看病的人。

現在中醫被承認了,也爭取到健保給付了,中醫師也有再教育的機會了。但是中醫的水平如何呢?依然良莠不齊,很多「非大病」的病人仍然輾轉求索,大歎「良醫」何處尋?

本文原載於《大紀元時報》2006/12/15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