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

砭法在婦科腫瘤上的運用



對一個傳統醫學的學習者而言,「針砭」二字再常見不過。讀高中時,老師解釋這兩個字的意思「針,就是拿銀針插入身體穴道,來治病。砭呢?在沒有銀針時,拿尖尖的石頭敲擊疼痛之處或身體穴位來治病。」

現在的字典對砭的解釋在名詞是「古時用來治病的石針」,砭石的解釋是「中國最古老的醫療用具。在石器時代,人們為解除疾病的痛苦,常以石塊磨成尖石或片狀,用以破開膿包及放血等。今則多以金屬製品替代。亦稱為『砭鍼」』、『石針』。」若用在動辭則是「古人用石針紮刺肌膚治病。」


當然,「針砭」這兩個字使用在醫療上的機會不多了。多半被引申在「比喻規勸過失」,如「針砭時勢」之類的說法。過去,每當筆者看到這兩個字時,常陷入沉思,古時候的人,到底怎麼樣利用石頭來醫病呢?人體穴位是有一定深度的,不可能把石頭磨成細針紮進人的肉體裡去治病,頂多只能在體外刺激吧!

不久前,一位中醫師朋友給我看了他使用的工具,那是用木頭製作的,共七個,還有一個橡膠槌子。他利用它們敲擊身體穴位和緊張筋膜。用來調整異位的脊椎和打通堵塞的經絡。效果挺好。

啊!我想,這就是最早期中國人的治病方式「砭」啊!只是古代用的是石頭,他們現在用木頭罷了。想想看,那個時候連金屬都沒有,怎麼會有鋸子、刀子呢?當然只能用石頭啦!我請他們也製作一套來使用。

剛好,有兩位婦科腫瘤的患者,西醫給他們的診斷都是「子宮肌腺瘤」。King Net國家網路醫院網站對子宮肌腺瘤有這樣的描述:子宮肌腺瘤(症)是因為子宮的內膜組織滲透進入子宮的肌肉層內,當子宮內膜組織在月經期受到荷爾蒙改變的影響,本應剝落流血排出體外形成月經,但是這些長錯位置的子宮內膜組織,卻因擠壓在子宮肌肉層裡面,一樣會出血腫脹,卻無法順著陰道剝落,所以造成月經期間極度的腫痛不適,這樣是經痛形成的原因。

當這些排不出去的經血日漸累積,周遭的子宮肌肉組織會因長期不斷地受到刺激而形成纖維化的病變組織,這些纖維化、硬化的腫塊逐漸取代了原本正常的子宮肌肉組織,就形成了所謂的「子宮肌腺瘤」,當它日漸擴大,幾乎佔據了大部分的正常子宮時,我們就稱它為「子宮肌腺症」。

這兩位患者初期共同的症狀是超嚴重的痛經,痛起來的時候不吃止痛劑會在地上打滾,尤其月經來的時候,常常是不能行走,被抬回家的。後期是「經閉」,不到更年期就沒有月經了,而且幾乎長年累月下腹部疼痛。從外部摸得出來下腹部有像石頭一樣的硬塊盤據著。

我試著用這套木制工具,揣摩著古人的方法,利用「砭法」在患者的下背部、腹部、大小腿內外側順著經絡敲擊,輔以通氣行血作用的草藥。驚訝地發現不長時間內,那石頭般的硬塊就像冰塊一樣慢慢變軟熔化,凸起的腹部也變小了。雖然她們距離完全痊癒還有一段時間,但這個痊癒速度,是相令人震驚的。這與現代醫學動不動就將子宮割除的療法相比,古中醫不是更王道、更高明嗎?

本文原載於《新紀元週刊》(第196期2010/11/04 )

0 意見:

張貼留言